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在线配资_在线配资实盘_股票专业在线配资 > 股票专业在线配资 >
2023年中国GDP达到126.0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对全球经济增长贡 献率达32%,可谓一骑绝尘。
今年政府报告将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
不可忽视的是,当下中国自身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其中三大过剩顶在杠头上——制造业产能过剩、城市化相对过剩(以钢筋水泥外延扩张为基本特征)、过度金融化尚未出清。
与此同时
四大替代——新消费、新基建、城市深化、新型金融资本领域方兴未艾,尚未完全成势,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还有限。
01
制造业产能过剩与新消费
当下,消费互联网逐渐发展成熟,同时,新消费初露头角,对冲制造业产能过剩,形成第一大替代,但与此同时又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假货多、个人信息泄露等,行业相关规范等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与此同时,无论是消费互联网还是新消费,都不可避免地加快了产能过剩与个性化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互联网消费端消化的商品大部分还是建立在传统的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之上,并不都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消费端互联网的繁荣让传统生产制造企业产生市场错觉,在过剩的生产道路上渐行渐远。
因此,要想解决问题只能到生产制造领域寻找解决之法。
打通需求端与生产端的产业互联网应运而生,让产品在生产之时就与需求形成匹配,从根本上改善供需结构错配,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只不过我国的产业互联网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工业等领域的数字化程度不高。
02
由城市化向城市深化转换
不可否认的是,产业发展虽然带来了产能过剩,但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人口集聚,城市就此繁华、壮大,不过也由此形成了第二大过剩——城市化相对过剩。
为支撑更庞大的人口的生产与生活,以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城市化进程铺展开来。
然而,我国这种非典型的城市发展路径,虽在GDP的贡献上厥功至伟,却造成城市在应有功能上存在明显缺失。
如今城市发展“由硬变软”,在大众从追求物质满足向追求精神体验转变的当口,若沿用过去追求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城市化模式,必然难以为继。
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实现由城市化向城市深化(第二大替代)的思维切换。
城市化与城市深化虽仅有一字之差,内涵却全然不同,实际落实上更是大相径庭。城市深化已然超越纯经济视角,不再囿于GDP、土地财政等指标,而是从更高的战略层面俯瞰整个城市经济生态的格局。
03
新基建利在长远
在城市化转向城市深化的过程中,第三大替代——新基建的作用不容忽视。
传统基建构建城市内部及各城市之间的链接,而以5G网络、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指明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是城市深化的新毛细血管,也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只不过从实际投资占比看,新基建仅占10%,与老基建相差甚远,但新基建的成形将给城市经济发展及城市深化带来叠加、倍增效果。
04
过度金融化与新型金融资本
城市的实质归根结底是人、物、信息集中与交换的场所。正是因为交易、交流及要素优化配置等功能的需要,城市化成为金融诞生的必备条件之一。
而在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水平提升的过程中,金融发展更是成为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但与此同时,实体经济与地方政府又不可避免地对金融产生过度依赖,造成行业性的过度金融化,因而第三大过剩随之产生,如地方债风险积聚、企业杠杆过高等,整体发展有着脱实向虚的趋势。
为避免出现美国金融行业对实体经济过度挤压等负面现象,中国早就调整管控,以2017年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转折点,政府对过去金融发展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纠偏,重新明确了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发展方向。
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类金融衍生品相继“爆雷”。这边传统金融才被戴上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紧箍”,而另一边,金融改革已开启一条金融资本化、资本基金化、基金平台化、平台股权化的“非典型道路”,传统金融又将被新型资本釜底抽薪,只不过新型资本的发展尚在雏形。比如社会资本尚在鼓励引导阶段,新基建投资虽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但仍是以政府资本为主导。
综上,在三大过剩与四大替代的转换时期,经济形势可谓错综复杂。那么,2024年靠什么兑现经济增长目标?
客观来看,“三大过剩”已然形成,而“四大替代”尚未完全开启,经济处于转轨阶段,难免出现一时的错配、紊乱。
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关系,既不能讳疾忌医,任由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互搏,又不能过于自信,重新回到计划经济,而是应当着力让市场机制脱胎换骨以更好地发挥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
这意味着破局当下经济困境,尤其需要在“大政府+大市场”的复式之路上下功夫,做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大文章,让相关要求加快落地,加快出清过剩产能和经济新旧动能的切换,撬动经济活力。
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更多内容可收看《探寻中国经济新动力:重新理解中国经济》专栏!《探寻中国经济新动力:重新理解中国经济》穿透宏观与微观复杂多变的表象和迷雾,厘清形势,直击形势变化的本质和规律,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来龙去脉
点击上方链接,即可优惠购书